苏见静(忙碌中,不在线)

魔道祖师之伪历史(同人)29

[蓝曦臣    蓝启仁    江澄    虞紫鸢   金光瑶][本文不黑不洗白,如有接受不了请避雷别看!本文不黑不洗白,如有接受不了请避雷别看!!本文不黑不洗白,如有接受不了请避雷别看!!!]                     



      “蓝涣字曦臣,蓝氏宗主。父青蘅君,母蓝夫人,弟蓝湛蓝忘机。义兄赤锋尊聂明玦,义弟敛芳尊金光瑶。”

      “蓝曦臣清煦温雅,款款温柔,有泽芜君之号。当时蓝曦臣蓝忘机并称姑苏双璧。因母亲之故自幼与其弟由叔父蓝启仁教导。”

       “蓝曦臣在射日之征前对家族之事处理尚好,对姑苏百姓也是有难必帮。”

       “后温氏烧毁云深不知处蓝曦臣挟古籍出逃,遇当时的孟瑶。孟瑶有收留帮助之恩,而蓝曦臣对孟瑶出身也并不轻慢。”

      公冶重华正分析这次的人物——蓝曦臣。               

    “射日之征时蓝氏作为主力之一,有蓝启仁先生坐镇后方,蓝曦臣各方援助。”

     “孟瑶因故前往温氏卧底,传递消息与蓝曦臣,给射日之征带来极大帮助,后以敛芳尊暗杀温若寒射日之征才成功结束。”

      “等射日之征成功后赤锋尊泽芜君敛芳尊三人结拜。三尊中赤锋尊金光瑶因性格与观念不同矛盾不断,金光瑶则与泽芜君更加亲近。”

     “蓝曦臣在中间不断调和,然而调和已是无用,最终金光瑶谋划使赤锋尊走火入魔爆体而亡。”

     “蓝曦臣对赤锋尊之弟聂怀桑宗主颇为关怀,聂怀桑宗主藏拙时常求助金光瑶泽芜君。”        

      “老祖前辈闯金氏花宴时还提泽芜君与含光君挡酒,点明金光善阴谋。然而当时蓝曦臣不但不感谢老祖前辈之举,亦不为金氏野心警醒,反而评价老祖前辈心性大变。”

      “老祖前辈救温情氏一脉时倒是为温情前辈辩护两句,可惜在金光善对江晚吟宗主挑拨离间下不了了之。且后来温情前辈上金麟台时不还是派蓝氏弟子去看如何处置温情前辈,他这一举动不就是自打嘴脸吗?”

       “蓝氏参与了不夜天誓师与围剿乱葬岗,最后温家老弱被屠杀后扔进血池,老祖前辈受万鬼反噬。与其说十三年后聂怀桑宗主布局让真相大白,不如说是将真相赤裸裸的打在某些家族脸上。” 

      “那些阴谋鬼蜮伎俩和推波助澜,真以为某些家族一无所知,清清白白?不过是肮脏的利益驱动罢了。”      

      “蓝曦臣于金光瑶,太过信任,从以往卷宗记载上蓝曦臣对金光瑶的信任甚于自己的亲弟弟含光君蓝忘机。,且完全不计道义责任。”

      “其一,射日之征时赤锋尊将所见之事无曾无减告诉过他,蓝曦臣虽觉得金光瑶事出有因,仍觉得金光瑶[确实不该下杀手],当时蓝曦臣仍有自己的一套行事准则。”

      “但是后来薛洋事件,晓星尘道长证据确凿,可兰陵金氏一味相护。直到赤锋尊上金麟台,怒斥金光善,而蓝曦臣在场竟不发一言。”

      “赤锋尊原要杀薛洋,金光瑶上前打圆场,被赤锋尊大骂,金氏才无奈松口关押薛洋。”

      “可惜在金光瑶用计杀死赤锋尊后此事竟不了了之。金氏诱常萍改口,薛洋被释放,这件事数十的无辜人命,从头到尾蓝曦臣竟没有一点表态,甚至在金光瑶袒护滥杀无辜的薛洋时,居然还要护着金光瑶!”        

       “其二,在观音庙内蓝曦臣曾说过[从前我不是不知道你做过什么事,而是相信你这么做是有苦衷的。]”

      “可见蓝曦臣对金光瑶所为并不是一无所知,更是明白金光瑶所为有违原则,但是却以金光瑶有苦衷视而不见。好一个泽芜天下的泽芜君,竟可以[有苦衷]而罔顾人命!”

      公冶重华嗓音不觉加重,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后继续说道。“身为义兄,在明知义弟行差踏错时不予劝导,竟只信义弟的一面之词,大义道理全无。身为宗主大事上不明查,只一味盲从。”

       “姑苏蓝氏在百家中一向被视为品性与德行具备的君子,蓝曦臣与其弟称号更是具文德赞誉,可见百家对蓝氏之人品性上的信服。”

       “因为是蓝氏宗主,有他的定论,几乎已是决定了整个蓝氏的行为。”

       “当初赤锋尊见到老祖前辈与金子轩的争执也只是评论老祖前辈[随心而欲,有失大气]。”

       “而蓝曦臣在老祖前辈仍是射日之征功臣、未有任何伤人之事甚至前一刻还替自己与兄弟解围时,听到老祖前辈点明金氏阴谋和野心居然定论老祖前辈[心性大变]!”   

      “当时在坐的世家之人可没走,蓝曦臣这可是直接否定了老祖前辈举动的合理与老祖前辈的品性,更是造成老祖前辈此后被污蔑不被人相信。”

      “有了姑苏蓝氏宗主的话,未在场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家族自然会以蓝氏家主之语为真,如聂家和一些事不关己的世家也有了偏颇。”

       “可以说金光善为主谋,那么蓝曦臣就是推手!”

       “虽说他本人或许不是针对老祖前辈,但是身为蓝曦臣他可以感情用事可以不解阴谋,而身为蓝氏宗主,他就不能让无辜者和门下弟子去为他的无知流血送命。”

       “他的举动更是造成姑苏蓝氏的君子德行成为笑话!”

    “这也难怪后来天道清算后,蓝曦臣不再称[泽芜君]。如不是蓝曦臣后三十年离开蓝家苦修一般一直夜猎除祟,这菜让他之前所作所为没有被定为金光瑶帮凶。”

       “姑苏蓝氏,雅正传家,加上因青蘅君之故,对蓝氏嫡系唯二的子嗣教育更是严厉。”

       “作为人子,父亲常年闭关,母亲只能一月见一次,蓝夫人在幼子六岁去世后亲人中仅有严厉的叔父亲近。”

       “不论蓝氏对蓝夫人恩怨是否清楚缘由,做出夺人孩子幽禁母亲这等做法,已然是罔顾人伦。”

       “蓝曦臣蓝忘机的确堪称君子,然幼童少亲人相处,少父母关怀,自幼严厉管教,这些都对幼童成长是非常不好的!”

       “再加上蓝氏家规繁多却失其本末。行为举止上恨不得用尺刻量,对功课学习近乎完美,心性上却只有家规上的几句被淹没在无数规矩中的话,这等做法更是本末倒置!”

       “也不知是不是蓝启仁怕侄子学坏,堂堂一宗之主竟对阴谋策略少于了解。”

       “要知道君子不是不懂阴谋而是明知阴谋诡计而不屑,作为宗主不懂谋略只能被人玩弄鼓掌之中,这对一个家族和宗门是多大的事情。”

       说到此处公冶重华简直对蓝氏无语,“蓝曦臣在缺少关怀和以君子严格教导的环境中成长。看似温柔款款,然而就如含光君蓝忘机的冷漠是以层面具,温柔也是蓝曦臣的一层面具。”

       “处理宗门事务,与世家交流不过是职责所在。亲弟从小严谨,可以说没有让他操心过,更不知如何教导弟弟。”

       “在面对敛金光瑶时,因金光瑶一向在蓝曦臣面前是隐忍、亲切、忧虑百姓的模样,所以蓝曦臣即使知道金光瑶所为,但是金光瑶示弱卖惨后蓝曦臣便轻易放过。”

       “他认为金光瑶能自己改过,更是因为蓝曦臣根本无力教导金光瑶。最后观音庙内心神剧震不仅是因为自己信任错付,更多是身为蓝氏君子风范调教出来的人,违背君子作风让他愧对蓝氏。”

       “蓝启仁先生难道就不知道阴谋诡计是无法隔绝的!更何况当时世家并立,蓝家需要与其他世家往来,难道就不怕宗主太过简单被人坑吗!”

      “看看后面金氏处理温情温宁前辈,分明就是他金家之事,蓝家去掺和做什么!蓝喜曦臣不是说温情前辈未有人命在手吗,他让蓝家人去看着一个未沾人命的医生挫骨扬灰?“

       ”金氏故意引温宁前辈发狂杀人,蓝氏十多人死于温宁前辈之手,虽说温宁前辈是动手之人,可金氏的阴谋,蓝氏自己的轻信这都是原因。”

      “更不要说后面的不夜天和围剿,不夜天是玄门自己聚众宣誓要灭老祖前辈,这难道不是他们自己找死!”

     “当时金氏已经说过交出温情温宁前辈便不予追究,既然已经处置了温情温宁前辈,他们的聚众宣誓是什么!”

      “出尔反尔,金氏可以厚脸皮不计较,堂堂君子德行的蓝氏就是这样做的!”

      “最后温氏老弱死于围剿,老祖前辈万鬼反噬。然而十三年后真相大白,金光善金光瑶赤锋尊已死。”

      “蓝曦臣自觉愧对蓝氏与无辜之人,自请卸下蓝氏宗主之位。闭关思过后云游四方,夜猎除祟保护百姓。”

       空间内青蘅君无奈的闭上眼,心中默默苦笑,自己这个宗主父亲兄长当得太失职了。什么时候蓝家的家规成了刻板的教条,成了扼杀人性的凶器。

       蓝家的家规是风骨,是心性,不是让蓝家人成为家规的傀儡。蓝家秉持的君子作风不是端着一副行为举止,而是在为人处世上。

       随意洒脱放浪不羁又如何,只要行正义之举那便是君子!

       当年启仁虽性情古板了点,却还没到以家规规矩为命,刻板要求行为举止的地步,看来当初自己的做法对启仁的打击太大了。

       自己以为恩师已故,恩怨已了,不必再纠缠。且启仁当初颇为敬重恩师,不想再添烦恼才没有告诉启仁真相。可现在看来,是他错了。  




补充:

1,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孔安国注曰:“忠信为周,阿党为比”。也可以说,君子能够坚持原则,而小人则结党营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做事,以义为准则,只问此事当做不当做;小人做事,则以利为准则,总是计较做此事对自己有多大的好处。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胸怀坦荡,没有自己的私利;小人做事,则以私利为准则,所以总是患得患失。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实也,指人的内在品质;文,饰也,指人的外在文采。有质无文则土头土脑,有文无质则华而不实。只有文质兼备,内外双修,才称得上君子。

3,蓝家来看就是属于文胜质,只一味计较外在的行为,甚至到达了一种严苛变态的做法,结果失去了真正的内涵。

君子要求自己谨言慎行,看看蓝启仁也好蓝曦臣也好,说话就凭自己的好恶感情。对着来看蓝家对君子要求可真低。

4,蓝家在百家中品性算好的了,但是作为一个雅正传家,家规刻满了一座山家风倍受推崇的家族。不是玄门百家要求他们当君子的,既然自己立着这块招牌,好处也收到了(玄门百家的称赞和信任,称号上赋予德行的肯定,蓝家父子三人都是以[君]为称号),结果就不管能不能做到了?听学时还用家规要求惩罚别人,结果自家做不到,那家规是给别人写的?

评论(35)

热度(814)

  1. 共1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